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潜水员水下打捞操作规程是确保作业安全、高效的关键

潜水员水下打捞操作规程是确保作业安全、高效的关键
更新时间:2025-02-14      阅读:120
  潜水员水下打捞操作规程是确保作业安全、高效的关键,以下是一份较为详细的规程概述:
  1.作业前准备
  人员要求:潜水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,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,了解水下打捞的相关知识与风险。同时,应确保身体健康,符合潜水作业的健康标准,如无高血压、心脏病等不适合潜水的疾病。
  设备检查:对打捞设备进行全面检查,包括潜水装备(如潜水服、呼吸器、气瓶、面罩等)、通讯设备、照明设备、起吊设备等,确保其性能良好、安全可靠。气瓶中的气体储量要充足,且气体纯度应符合规定。
  环境评估:详细了解打捞区域的水深、流速、水温、水质、能见度等情况,以及是否存在危险因素,如暗流、漩涡、礁石、沉船等。根据环境情况制定合理的打捞方案。
  制定计划:根据打捞对象的具体情况(如物体大小、重量、形状、位置等)和现场环境条件,制定详细的打捞计划,包括打捞方法、步骤、人员分工、安全措施等。
  2.潜水员水下打捞作业过程:
  潜水操作
  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潜水,在入水前要对潜水装备进行再次检查和确认。下潜时,应缓慢下潜,让身体逐渐适应水压的变化,避免因水压变化过快导致身体不适或受伤。
  保持与水面人员的通讯畅通,及时报告水下的情况和自身的状态。使用信号绳或其他有效的信号装置与水面人员保持联系,以便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得到支援。
  在水下作业时,要注意自身的位置和姿态,保持平衡,避免碰撞到周围的物体。根据打捞对象的特点和位置,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打捞,如使用绳索、夹具、吊篮等工具进行捆绑和固定。
  起吊作业
  起吊前,要确保打捞对象已经牢固地捆绑和固定在起吊设备上,防止在起吊过程中发生滑落。同时,要对起吊设备的承载能力进行检查,确保其能够承受打捞对象的重量。
  起吊过程中,要缓慢、平稳地进行操作,避免因起吊速度过快或晃动过大导致打捞对象受损或发生意外。操作人员要密切观察起吊设备和打捞对象的状态,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起吊。
  当打捞对象接近水面时,要注意防止其因水的浮力作用而突然翻转或摆动,造成危险。此时,应适当调整起吊的角度和速度,确保打捞对象能够安全地出水。
  3.作业后处理
  设备维护:作业结束后,对使用的潜水装备和其他设备进行全面的清洗和维护,检查设备是否有损坏或故障,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。将设备妥善存放,以便下次使用。
  总结汇报:对本次水下打捞作业进行总结,分析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,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。向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作业情况和结果。
 

 
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